在这堂特殊的“第一课”上,老师、家长能从中获得哪些教育智慧?8个启示值得仔细看看!
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上,钟南山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真实感悟,讲述自己在战火中出生、在父母影响下学医从医、在“非典”时挺身而出,以及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的故事,激励年轻一代热爱生命、敬畏生命。
在“开学第一课”现场,年过八十依然身形矫健的钟南山,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健身之道。
积极乐观,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,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。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精神,不需要丰厚的物质条件,不需要出色的家庭背景,需要的是家长、老师引导孩子看到事物积极的那一面,转变看待事物的角度。
孩子要胸怀理想,这理想要高、要远,而指向理想的每一步,是当下我们做的每件小事。是按时作息、是锻炼身体;是认真听课、是完成作业;是做好家务、是孝敬父母……
逆境面前,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全国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,诠释了何为热血,何为万众一心!
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,没有一个国家会孤立地发展,任何一个成功的人,也都有一支庞大的团队作为坚强的后盾。
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,绝不仅仅是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,还要学会团结协作,借助更多人的力量,解决问题,达到目标。
在2020年《开学第一课》中,陈薇院士通过“云课堂”的方式给孩子们分享了关于疫苗的诞生故事和知识。在生物防控的战场上,陈薇从未退缩,始终坚守阵地,毫无怨言地承担科研工作者的责任。
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,关键时刻敢挑担子,责任面前不回避,不推诿,不退缩。一个人没有担当,就没有“骨头”;一个人不懂得承担责任,就永远不会长大。
也许,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做英雄的机会,但每个孩子都应该且必须做一个负责任、有担当的人。我们的孩子只有懂得责任与担当,“大家”与“小家”,才有了希望。
2020年3月1日的《新闻联播》播出了这样一则消息:“在武昌方舱医院里,有一位患新冠肺炎的高三女孩名叫付巧。在舱内治疗的这些日子里,她每天坚持学习,备战高考,她说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。”
孩子不会“一夜长大”,而聪明的家长懂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让孩子在可控的范围内“试错”,通过看似简单的“挫折教育”,逐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坚毅力,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独立。
“少年强,则国强”,面对困难不服输的青春最美丽,向着梦想高歌前行的坚韧脚步,才最动人。
“刻苦学习知识、坚定理想信念、磨炼坚强意志、锻炼强健体魄”,2020年这堂“开学第一课”带给我们感动、反思、叩问、希望,同时告诉孩子们,当时代召唤,希望他们能挺身而出,绽放属于他们的光芒!
上一篇:法制安全记心间
下一篇:将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到底